陕州区:技能竞赛进果园 “袋”出增收新希望
陕州区:技能竞赛进果园 “袋”出增收新希望
陕州区:技能竞赛进果园 “袋”出增收新希望
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雪红 通讯员 樊玉峰(fányùfēng) 艾会宗
6月17日,正是(zhèngshì)农忙时节。走进三门峡市陕州区菜园乡桥(xiāngqiáo)凹村金山农业公司的果园,一幅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映入眼帘。由陕州区总工会主办(zhǔbàn),陕州区农业农村局承办的陕州区绿色果品产业链专项技能(jìnéng)竞赛苹果套袋比赛活动正如火如荼进行。
“预备(yùbèi),开始!”随着陕州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刘宏丰(liúhóngfēng)的一声令下,参赛果农们(men)每人手拿100个纸袋,迅速投入“战斗”。他们(tāmen)双手如灵动的蝴蝶,快速地(dì)撑开果袋,精准地将幼果套入其中,然后完成压口、紧口、封口等一系列动作,撑袋、套袋、束袋整套流程一气呵成,令人目不暇接。
套袋作为苹果种植管理的(de)关键环节,对苹果品质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它不仅能有效阻隔病虫害,减少农药(nóngyào)使用,降低农药残留,还能让果面更加光洁,色泽更加均匀(jūnyún),显著提高水果的商品(shāngpǐn)价值,堪称果农增产增收的“关键密码” 。
“16分34秒!”率先完成作业的宋秀兰(sòngxiùlán),经裁判组现场确认,获得第一名。今年63岁的宋秀兰是(shì)菜园乡崔家村人,她(tā)高兴地说:“我们附近的农民,在这里工作,农忙的时候一天可挣一二百块,真是太感谢合作社(hézuòshè)了。”
“套袋要求套实的同时,还要(háiyào)透气,这样才有利于苹果(píngguǒ)生长(shēngzhǎng)。”刘宏丰指着刚套上纸袋的苹果说,“近年我们探索了‘膜+纸’套袋,今天套装的纸袋可有效降低病虫害及农药(nóngyào)残留,前期套装的膜袋则是为了便于贮藏。”
此次果农套袋技能竞赛不仅为(wèi)果农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技能、交流学习的(de)平台(píngtái),更激发了他们学技术、用技术的热情,营造了浓厚的“比学赶超”氛围,为苹果产业的高质量(gāozhìliàng)发展注入了新动力,助力果农增收致富,推动乡村产业蓬勃发展。
金山果业总占地面积850亩,主要种植苹果和樱桃。合作社近年通过嫁接改造的(de)“华硕”苹果,成熟早、硬度大,不易(bùyì)氧化、不易褐变,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。去年郑州果树(guǒshù)研究所、河南农业大学(nóngyèdàxué)主办的苹果早中熟新品种高产高效技术集成观摩、品鉴(pǐnjiàn)活动就在这里举行。“金山果业生产(shēngchǎn)的苹果之所以受到市场青睐,主要得益于当地的高海拔、红土土质、昼夜温差大等地理条件,以及规范化的无公害生产。”陕州区(shǎnzhōuqū)农业农村局特色农业发展中心主任王江民介绍。
据了解,陕州区全区果品种植面积长年保持(bǎochí)在(zài)34万亩左右,其中有20万亩苹果通过(tōngguò)农业农村部无公害农产品(nóngchǎnpǐn)产地和产品认证,8.2万亩苹果成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(biāozhǔnhuà)生产基地。目前,陕州区已成为全国55个优质苹果基地县之一,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级出口苹果及果汁质量安全(ānquán)示范区、全国现代苹果产业20强县和河南省出口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,并成功入选河南省特色(tèsè)农产品优势产区名录。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